股神巴菲特被称为「奥马哈先知」,透过严格的投资和理财方法,至今(25日)已累积1500亿美元财富。他的智慧经久不衰,适合各阶段的投资者。本文整理巴菲特认为会浪费时间和金钱的5大坏习惯,大家在造富之路上要避免这些陷阱。
- 坏习惯1︰推迟投资
「今天有人能坐在树荫下乘凉,是因为很久以前有人种了一棵树。」
——巴菲特1991年1月的声明,引自《永恒的价值:巴菲特传》(Of Permanent Value: The Story of Warren Buffett)
巴菲特从11岁起就明白尽早投资和复利的力量,他在11岁就买了第一只股票。如果在25岁时投资10,000元,按每年增长8%计算,到65岁时将变成217,245元。同样的投资起始金额,如果推迟到35岁才开始投资,到65岁只能累积到100,627元。
这种显著差异说明了拖延投资的代价,每延迟一年都意味著复利的损失。
- 坏习惯2︰忽视自我教育
「每天读500页书。这就是知识的运作方式,它会像复利一样不断累积。 」
——巴菲特多年前在哥伦比亚大学投资课的讲座,引自《奥马哈世界先驱报》
巴菲特把工作日80%的时间都花在阅读和思考上。他重视持续学习,这对财务也有直接影响。一些研究表明,经常阅读有助培养更好的财务知识和决策技能,制定更明智的投资策略。在当今快速变化的经济环境中,知识资本与金融资本一样,都有复利效应。
- 坏习惯3︰盲目追随投资趋势
「当别人贪婪时要恐惧,当别人恐惧时要贪婪。」
——巴菲特2008年在美国公共电视台PBS的专访
上世纪末的互联网泡沫和2008年金融危机证明,从众心理会造成高昂代价。当所有人在1999年涌入科技股,在2007年纷纷抢购房地产时,巴菲特仍保持谨慎态度。逆大众潮流而行需要毅力,但历史证明会带来更好的投资结果。
- 坏习惯4︰只注重快速回报
「我们最喜欢的持有期是永远。」
——巴菲特1988年致巴郡股东信
巴郡最好的投资来自于持有数十年之久的股票,例如可口可乐和美国运通。短期交易会产生费用、税金,并错失增长机会。主动交易适合那些花时间研究市场的人,对于不想成为全职交易者的人来说,专注长期回报可以消除这些代价高昂的摩擦。
- 坏习惯5︰交易过于频繁
「不活跃对我们来说是明智的行为。」
——巴菲特1996年致巴郡股东信
美股投资者持有股票的平均时间已从1960年代的8年下降到如今的不到6个月。每笔交易都会产生成本:有形成本(佣金)和无形成本(买卖价差)。但巴菲特的投资组合周转率仍非常低,这表明成功的投资往往不需要采取任何行动,耐心和不活跃可以让你在市场中占据优势。